节能灯抽检五成不合格 行业缺乏有力监管
近来,节能灯近五成抽检不合格的消息,让人们对节能灯的质量产生了怀疑。产品质量问题再一次被关注。业内人士指出,购于小摊位的杂牌产品,几乎一半难以达到节能效果,即使在大型建材超市销售的节能灯,也不排除标示与实际能效不符的问题。记者通过走访,总结了节能灯行业突出的质量问题,并提醒消费者购买时须谨慎。
抽检节能灯近五成不合格
近日,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对节能灯进行了抽检,发现仅52.83%的产品全部测试项目符合国家相关标准。近两成节能灯在反映节能效果的初始光效指标上未达标,同时有七成节能灯的功率虚标,实测性能未达到企业明示值水平。不达标产品中还出现了飞利浦、雷士照明、欧逊照明等知名品牌产品。
据记者了解,本次抽检委托国家家用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,抽检的53种型号636只节能灯,覆盖了全国节能灯的主要产地及生产厂家,代表了目前北京市场销售的主要节能灯品牌,其检验结果基本能反映在北京销售的节能灯产品质量状况。
名牌节能灯产品的外包装都标有国家节能标志。
市消协消费指导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,此次节能灯抽检的结果很不理想,过半样品实测性能都未达到企业明示水平,其中一些小品牌和低价的样品质量偏差更大。
作为决定耗电量和影响亮度的指标,本次检测功率指标不合格更高达72.17%,“飞利浦”5W节能灯也赫然在列,实测的12只节能灯功率均超过6W。
标签:
热门资讯排行
- 资讯专区
- 图片专区
- 品牌专区